BMW搭配Figure AI 人形機器人 未來工廠合作
目錄
- 導言
- BMW與figure AI簽署合作協議
- figure AI機器人將應用於BMW的制造工廠
- figure AI機器人的驚人潛力及未來發展
- 員工工資與機器人的矛盾
- 發展人形機器人的技術挑戰
- figure AI與BMW的合作是一個好的起點嗎?
- 利用神經網絡實現更高的精確度
- 與特斯拉的競爭與合作可能性
- 人型機器人的未來前景
- 結語
🤖 BMW與figure AI:結合人形機器人的未來工廠
在今天上午的新聞中,BMW宣布他們將與figure AI合作,將其人形機器人應用於他們的工廠中作為員工。這是figure AI創立於2022年以來簽署的第一個商業合作協議。雖然BMW沒有公開透露他們將使用多少人形機器人,但該合作協議將從小批量開始,並在性能目標達成後進行擴展。
figure AI的人形機器人將被部署在BMW位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新制造工廠,該工廠是美國最大的汽車出口商,目前僱用了11,000人。這些人形機器人將被融入到制造流程中,包括車身製造、金屬板塊和倉庫等領域。在接下來的12到24個月內,這些機器人將經過訓練,以執行特定的任務。
對figure AI來說,與BMW在制造工廠中進行自動化工作是一個巨大的驗證者。工廠工作將是人形機器人的最佳早期應用案例之一。人們夢想中的未來是擁有能夠進入家中並在打掃、煮飯、洗衣等方面對我們有所幫助的人形機器人,但實現這一未來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而讓機器人能夠在制造工廠中一遍又一遍地完成同一任務,這是更為切實可行的,特別是設計成對人類安全無害、操作簡便的機器人。汽車制造商在每個工位的生產週期大約為60秒,這意味著工人需要每分鐘重複執行相同的動作長達8小時,這對人而言非常乏味重複,也意味著不能舉重,因此每當他們移動較重的零件時,都需要扶助裝置。為了使人類能夠勝任這些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與時間,因此其中的一些工作也是難以讓人們長期從事的,雖然這些工作薪資相對較高。而透過機器人代替這些工作,對企業來說既有利可圖,也為機器人製造商提供了長期發展的機會。毕竟,一台機器人的生產成本可能相當于三個人的工資,并且如果機器人可以全天候操作,則其價值甚至可以達到三個半人的價值。
然而,不同於特斯拉等公司擁有內部應用案例的情況,figure AI需要透過與其他公司進行合作來進行市場開拓。因此,這次與BMW的合作對於figure AI來說意義重大。然而,對於BMW而言,這次合作很可能只是一個試水,他們尚未做出確定的承諾購買多少機器人。目前的技術仍處於初期階段,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有很大的改進空間。BMW並不確定這些機器人在哪些工作中能發揮最佳效果,但他們明白這是一個重要領域,需要介入並了解這項技術的實際用途。如果你相信摩爾定律在不久的將來會使計算能力增加到今天的1000倍,但成本保持相對穩定,這項技術在近期的未來將變得非常重要。所以,BMW希望能夠儘快地將這項技術應用到他們的生產過程中,以快速適應這一變革。
考慮到figure AI目前還是一個初創公司,從自定義設計機器人並手工製造到大規模生產這一過程,可能會面臨很大的挑戰。隨著他們希望吸引更多的客戶並生產數千臺機器人,實際製造的規模化可能被低估了。然而,我認為人形機器人的開發相對於大規模汽車制造而言更容易。從制造角度來看,他們所面臨的挑戰將主要集中在供應鏈方面,例如如果他們想要大規模生產起動器(actuator)的話,可能會遇到困難。同時,擁有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來擴大芯片制造能力,以便更好地控制這些裝置,也是一項實際挑戰。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技術對于像figure AI這樣起源於矽谷的公司來說,與其說是挑戰,不如說更適合他們的能力範圍。因此,儘管他們可能低估了這方面的挑戰,但我認為與特斯拉的規模化相比,figure AI在此方面更有可能成功。
最後,我們也要思考figure AI與BMW合作對股權職業工會的影響。這次合作對於職業工會來說並不是好消息。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人工勞動與自動化勞動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過去50年來汽車行業已經實現了大量的自動化。這些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由於工會帶來的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原因。雖然工會在一些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我認為,面對現實的情況,如果他們真的想為工會工人做到最好的,他們應該與汽車公司達成協議,真正降低工資,同時努力找到一種方式,讓這些工人能夠從自動化的增長中獲得一些利益。然而,目前工會和企業都不願意達成這樣的協議,這意味著我們將繼續看到這些類似的工會合作協議,這將加速大型制造商們(不僅僅是汽車制造商)對自動化的依賴。隨著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所有這些自動化都將能夠完成更多人類現在難以實現的任務。
👍 優點
- 人形機器人能夠在制造工廠中執行重複性任務,減輕工人的勞動負擔。
- 自動化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並降低成本。
- figure AI的合作對於他們在市場開拓和發展技術方面非常重要。
- 透過人形機器人可以實現更高的生產能力和價值。
👎 缺點
- 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和生產規模化面臨著挑戰。
- 工會對於機器人在工廠中的應用持懷疑態度,可能對工人利益造成一定影響。
結語
BMW與figure AI的合作標誌著人形機器人在汽車制造業的應用迎來了重要的突破。人形機器人在制造工廠中的使用具有巨大的潛力,能夠減輕工人的勞動負擔,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雖然figure AI面臨著從定制設計和手工製造到大規模生產的挑戰,但隨著合作的推進,他們有望成功應對這些挑戰並實現生產規模化。此外,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對股權職業工會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但工會和企業需要找到一種平衡,讓工人能夠從自動化的增長中獲得一定的利益。無論如何,人形機器人在未來的發展中仍具有巨大的潛力,我們將繼續關注並期待其更多的應用和創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