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改變邊緣群體生活!解決挑戰、展望未來
目錄
- AI為邊緣群體提供幫助的挑戰
- 在農業領域應用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和醫療保健
- 解決青年失業問題的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和金融包容性
- 人工智能面臨的挑戰
- 人工智能的前景
人工智能為邊緣群體帶來的改變 👥🌍
現在我們談論人工智能時,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為富人和有錢的消費者提供的服務,例如自駕汽車或客服聊天機器人。但事實上,人工智能為邊緣群體帶來的改變同樣重要。那些處於弱勢地位的群體,例如小型農民或難民,也能受益於人工智能的應用。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著重介紹這些應用以及相關的挑戰。
在農業領域應用人工智能 🌾🚜
作為一個曾經在尼泊爾生活並且負責培訓小型農民改進農業管理活動的人,我對尼泊爾的農業情況印象深刻。尼泊爾的農業方式多年來幾乎未變,這也導致了食品不安全問題。雖然超過60%的人口從事農業工作,但農民們的收入極低。
幸運的是,有幾個基於人工智能的應用程序被設計來解決這些問題。例如,"Plant Village Nuru"是一個免費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可以在非洲一些國家(例如肯尼亞)診斷常見的疾病,如木薯和馬鈴薯的病害。這個應用程序的準確度是人類專家的兩倍,同時它還利用了不同來源的數據和算法,從而可以確定不同作物對環境的耐受性以及它們在特定地理區域的適應性。
而且,這些農民所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他們的勞動所得非常低,並且農產品的品質由中間商決定。中間商為了減少支付給農民的金額而有意降低農產品的品質。然而,一家名為"Dext360 Solutions"的科技初創公司在烏干達和埃塞俄比亞利用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通過對咖啡豆的品質進行評估來解決這個問題。當農民提供更熟和更好品質的咖啡豆時,他們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因為人工智能認為這些咖啡豆更有價值。此外,農民可以立即拿到報酬,這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人工智能和醫療保健 🏥⚕️
在衛生保健方面,一些國家(例如坦桑尼亞)面臨著醫生供不應求的情況,每2.5萬人只有一位醫生。這導致了衛生保健服務無法得到有效提供的問題。幸運的是,有許多基於人工智能的應用程序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一個例子是德國公司Ada Health開發的症狀檢查聊天機器人。這個應用程序在許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中非常受歡迎。使用這個應用程序,我們只需要輸入我們的症狀和任何現有的醫療狀況,接著聊天機器人會根據這些信息提問一系列問題,並進行診斷,同時提供相應的建議,例如休息或尋求醫療服務。此外,這個應用程序在2019年推出了斯瓦希里語版本,以提供給坦桑尼亞和許多其他非洲國家的用戶使用。
此外,人工智能在眼科和放射學等專業醫療領域具有更大的潛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印度有大約7000萬糖尿病患者,這些患者也面臨著失明的風險。但是印度只有每百萬人中的11位眼科醫生。位於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Urban Eye醫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掃描患者的眼底圖像來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該醫院在該邦各地設有多個分診所,護士可以拍攝患者的眼部圖像,然後將這些圖像上傳到雲端,接著人工智能和專業醫生將一起分析照片,並在幾秒鐘內確定患者是否患有與糖尿病有關的視網膜問題。
此外,Urban Eye醫院還在2021年推出了智能視覺眼鏡,這些眼鏡的成本為292美元,而在世界其他地區類似的設備則超過5000美元。這種眼鏡利用相機和其他功能,以英語和其他73種印度當地語言向使用者提供周圍環境的信息。例如,如果有任何距離兩米內的障礙物,或者有任何在視線範圍內的人,它都能提供相應的提示。
解決青年失業問題的人工智能 💼🌍
南非是全球青年失業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在2021年第二季度,該國超過64%的年輕人失業。Rambee是一家社會企業,它利用機器學習分析該國不同地區的數據,並分析失業的年輕人的行為指標。Rambee自2011年成立以來,已經與超過100萬名南非失業的年輕人互動過。這家公司的年輕招聘人員(也被稱為“Fit on the Street”)走遍南非的偏遠地區,收集失業的年輕人的數據。此外,Rambee還與一些有工作機會的公司合作,了解這些公司需要什麼類型的技能,以便將需求與失業的年輕人的技能進行匹配。此外,Rambee還提供職業培訓等支持,幫助這些人找到工作,並已經幫助24萬名南非年輕人找到工作。
人工智能和金融包容性 💰💳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全球有17億成年人沒有正式金融機構(例如銀行或移動服務提供商)的賬戶。這造成了兩個問題:一是這些低收入人群通常進行小額交易,銀行很難從這些小額交易中賺錢;二是由於這些國家沒有很好的信貸評價機構,無法獲取與信用相關的信息。
幸運的是,有很多基於人工智能的計劃來解決這些問題。MyBucks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擁有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其中之一就位於馬拉威的難民營。在這個難民營中,MyBucks利用基於人工智能的銀行和貸款軟件(Haraka)進行業務。該軟件使用面部識別等功能,例如難民可以下載應用程序並授予MyBucks分析數據的權限。然後MyBucks利用各種數據,包括社交和行為數據等信息,預測這些人的信用風險,並在幾分鐘內作出提供小額貸款(稱為Nanoloan)的決策。
人工智能為邊緣群體帶來的好處有目共睹,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挑戰。接下來我們將討論這些挑戰,並展望人工智能的前景。
人工智能面臨的挑戰 🤔💡
人工智能為邊緣群體帶來的好處是可以改善他們的生活,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首先是數據的缺乏,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這些數據對於開發人工智能算法非常重要。例如,在基因組學領域,人工智能可以基於基因數據重構整個人類和人口的歷史,並確定特定基因的風險。然而,目前的全球基因數據庫主要由歐洲血統的人組成,發展中國家的人數非常有限。這導致在針對發展中國家人群的人工智能算法開發方面缺乏相關數據。
第二個挑戰是語言問題,特別是對於低收入人群。目前許多自然語言處理的應用程序都是針對英語開發的,而英語只是全球人口的一小部分。例如,在印度,13億人口中只有10%的人會說英語,而大部分的新互聯網用戶是以本地語言為首選而不是英語。同樣,在非洲大陸上,有超過20億人,而且有許多語言只是口頭傳播並沒有書寫語言。這些人無法從自然語言處理的進展中受益。
第三個挑戰是技術基礎設施的缺乏。例如,在偏遠地區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時,我們需要快速的數據傳輸和極低的延遲時間。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先進的通信基礎設施,例如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5G)。然而,在未來的五年或十年內,大部分的5G網絡可能會在工業化國家中得到發展,而像非洲或拉丁美洲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則相對缺乏相應的基礎設施。
第四個挑戰與計算能力不足有關。例如,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的一些領域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來分析數據。然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那些較小的國家,缺乏必要的計算能力來執行這些功能。例如,在肯尼亞的一些城市,如果要在自己的機器上運行任何機器學習程序,可能需要長達12個小時的時間。
最後一個挑戰與人才和技能短缺有關。目前,全球對於人工智能研究技能的需求遠遠超過供應。根據加拿大蒙特利爾的Element AI的數據,在2017年全球只有1萬人具備嚴肅的人工智能研究技能,而這一年全世界的需求超過了1萬人。在那年,只有不到3,000人在尋找工作。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地區擁有足夠的人才來滿足人工智能領域的需求。
人工智能的前景 🔮
人工智能為邊緣群體帶來了巨大的潛力和好處,但同時也面臨著各種挑戰。然而,隨著計算設備成本和數據儲存、傳輸成本不斷下降,人工智能應用程序變得越來越易於使用。這意味著目前存在的各種障礙不難克服,並且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
因此,我們所有人,包括政府,組織,國際發展組織,學術機構和私營部門和技術公司都需要共同努力,以確保人工智能的好處也惠及那些邊緣群體和弱勢群體。
謝謝大家的聆聽!
結論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人工智能為邊緣群體帶來的改變和挑戰。從農業到醫療保健,再到金融包容性,人工智能已經在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同時,我們也要面對數據、語言、技術基礎設施、計算能力和人才短缺等挑戰。
然而,隨著數據和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期待未來人工智能的應用將更加普及和全面,並且能夠更好地滿足邊緣群體的需求。
讓我們共同努力,確保人工智能的好處普及到所有人!
FAQ
Q: 人工智能是否能夠解決邊緣群體的問題?
A: 是的,人工智能在農業、醫療保健和金融領域的應用已經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可以幫助解決邊緣群體面臨的問題。
Q: 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幫助農民提高收入?
A: 是的,人工智能可以幫助農民檢測和診斷作物病害,提高作物品質,從而提高農民的收入。
Q: 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如何幫助邊緣群體?
A: 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改善農村地區的醫療保健服務,使人們能夠更容易地獲得診斷和治療建議。
Q: 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改善金融包容性?
A: 是的,人工智能可以幫助解決金融服務不平等的問題,提供對金融服務的更廣泛和更容易的訪問。
Q: 人工智能面臨哪些挑戰?
A: 人工智能面臨數據的不足、語言的多樣性、技術基礎設施的缺乏、計算能力不足和人才短缺等挑戰。
Q: 人工智能的前景如何?
A: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成本的下降,人工智能的應用將變得更廣泛和易於使用,從而使邊緣群體能夠更好地受益於這項技術。
資源
- Plant Village Nuru - 官方網站
- Dext360 Solutions - 官方網站
- Ada Health - 官方網站
- Urban Eye Hospital - 官方網站
- MyBucks -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