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用技巧!《Draw Things》第五集
電影《Draw Things》更新第五集:新的sampler讓圖片生成更快速 👻
你好大家,我是程程!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影片《Draw Things》的第五集內容。我們之前從基礎介紹開始,進階至第二章,接著第三集介紹了LoRA。這周的更新內容雖然不大,但也有不少小細節改進喔。接下來,我將依序介紹我們這集的內容,希望大家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 更新內容一:全新的sampler UNIPC
這次的更新中,最大的改進就是引進了一款全新的sampler叫做"UNIPC"。那麼UNIPC到底是什麼?相較於之前我們使用的Karras sampler,UNIPC有何區別呢?我查了一下網上的相關資料,結果發現UNIPC的取樣速度更快,簡單來說,生成的圖片速度更快,效果與Karras相當。我們直接進行測試,看看它的表現如何。
在測試之前,我先使用正評和負評等設定選擇了一些小步驟,唯一不同的是取樣的方式不同,一個是用UNIPC,另一個是我們一貫使用的Karras。首先,我們用Karras來生成圖片,結果大約用了51秒,畫面效果也不錯。然後,我們來看看UNIPC的表現,我們得到的結果卻像鬼一樣快速消失了。但後來我想到了之前測試時遇到的問題,或許是設定的步數不夠,所以我又給了UNIPC第二次機會,這次我將步數調整為40。這次的結果顯示UNIPC的生成時間是1分16秒,有點尷尬,一共用了1分16秒,但生成的結果與Karras 25步的結果相似。為了公平起見,我再次測試了Karras的40步,結果是1分8秒。這意味著Karras比聲稱自己更快的UNIPC還要快8秒。這是怎麼回事呢?
或許是因為效能更穩定的PC上,由於顯卡的加速,效果更明顯。但在蘋果平台上,可能沒有那麼明顯。這個結果僅供參考,你可以暫停觀察一下。好了,我們先總結一下更新的內容,接下來還有一些小步驟和技巧要和大家分享。
👉 更新內容二:小步驟、小技巧分享
首先,我要介紹的是改變模型名稱的小步驟。以前在導入模型時,可能你沒有注意到,在選擇要導入的模型時,下方會顯示該模型的名稱。其實你可以選擇那個名稱,然後進行修改。所以,如果你發現名稱是數字或者太長難以記住,這時候你就可以進行修改了。
第二個小步驟,我之前提過,但我認為它非常重要,所以再次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就是觸發詞(trigger word)。在導入模型時,下方會有一個觸發詞的網格。其實,這個網格就是能夠觸發LORA或模型的關鍵詞。如果你不填寫也沒關係,但有時候某些LORA需要關鍵詞才能觸發,這時候你就需要找到相應的關鍵詞了。當你在網站上看到相應的詞語時,你可以直接複製,然後粘貼在導入的地方。這樣,當你選擇LORA時,他會自動為你填寫。
第三個小步驟是種子(Seed)。有些人也許已經知道,網上有一些美麗的AI圖片,如果你想複製,你就需要複製種子。在《Draw Things》的設置中,如果你點擊種子,他就是一個隨機數生成器。如果你想自己修改,長按就會出現光標,你可以將它更改為你想要的種子。
第四個小步驟和畫圖時輸入詠嘆的地方有關。詠嘆的藍色柱子上方,其實是你輸入詠嘆時的過程。右邊越靠近,就是越新的詠嘆,最左邊的是最早沒有詠嘆時的樣子。同時,右邊也會同步顯示生成圖片的部分。所以,你點擊了哪張生成的圖片,柱子就會跳到相應的位置。這是我用來做參考的。
第五個小步驟是詠嘆下方的五個小圖示,也許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從左到右依次是全選、整理排版、去除多余詠嘆、跳到第一個詠嘆和跳到最後一個詠嘆。全選圖示在Mac上可能不太靈敏,但在iPhone或iPad上,點擊它可以一次選擇全部,方便快速刪除或複製。整理排版圖示可以幫助你整齊排列詠嘆的行數,如果有多個空白行或其他不正確的排版,他會幫助你清除,使排版更整潔。
第三個小圖示,實際上我不知道它的作用是什麼。如果有人知道,可以幫我補充一下。
第四和第五個小圖示可以直接跳到詞,方便你快速編輯。
這些就是關於詠嘆輸入部分的幾個小步驟和技巧,分享給大家參考。接下來,右側已完成部分有4個小模式。讓我們先來講講前三個。
第三個小咖啡杯,僅顯示計算出的AI圖片。第三個小咖啡杯上方看起來像是兩個連接成線的點,它是用來顯示你已經調整了某些設置的圖片。如果沒有進行任何調整,他就不會顯示。
第一個小時鐘,他將顯示你的所有調整,無論是1、5還是10步,都可以顯示。
最後,底部的專區就不再贅述了,會以網格的形式顯示。
這是我認為最重要且最常用的小技巧,也是我自己在使用《Draw Things》時最常用的技巧。當我們繪畫完成後,我們會將它保存在照片應用中。如果我們關閉《Draw Things》,想和他人分享這張圖片時,別擔心。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打開照片應用,找到對應的圖片,點擊圖片右上角的圓圈加"i",這是個信息的部分。如果你打開一張普通照片,你能看到它的鏡頭參數、焦距等詳細信息。而如果是存在其中的AI圖片,點擊打開後,你就能看到該圖片的正評、負評詞、種子以及使用的模型等所有信息都會顯示出來。所以,不用擔心忘記正評、負評詞,或者如何繪畫這張圖片,只需打開照片應用,一切都會一目了然。
好了,以上就是本集的內容分享。希望這些更新和技巧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覺得本集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和訂閱我的頻道。我是程程,我們下期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