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美元買來的11年前iMac玩遊戲真的可以嗎?
目錄
- 介紹
- 規格
- 外觀和設計
- 開機測試
- 遊戲性能測試
- 使用 GeForce Now 進行遊戲串流
- 跑顯卡壓力測試
- 結論
- 優點
- 缺點
介紹
🎮 在蘋果和遊戲結合的初期,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個困擾和令人頭痛的組合。但是,我今天要試試在一台iMac上玩遊戲,而且這可不是某個高配的iMac,而是我用160美元買的一台11年前的iMac。讓我們一起來進行一個極限遊戲測試!
規格
⚙️ 這個iMac具備以下規格:
- 顯示屏: 20英寸1080p
- 處理器: Core 2 Duo 2.6 GHz
- 內存: 4 GB
- 顯卡: Nvidia GeForce 9400M 256 MB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規格在遊戲上的表現如何。
外觀和設計
💻 對於一台11年前的電腦來說,這台iMac的外觀相當精美。它採用了重量驚人的鋁合金材質,機身還配有一個20英寸的1080p顯示屏。電腦底部有一個黑色塑料部分,非常容易沾染指紋,而機身上則配有一個堅固的鋁合金支架。整體來說,這機身的質感還是非常不錯的。
開機測試
🔌 把電腦開機後,一切看起來都正常運作。鍵盤上的指示燈亮了起來,這是一個好兆頭。屏幕的亮度略顯暗淡,並且非常反射,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現在,讓我們試試運行一些遊戲,看看性能如何。
遊戲性能測試
🕹️ 我們首先嘗試運行了《半衰期2》,這是一個不太要求配置的遊戲。在原生解析度下運行,遊戲菜單上顯示的FPS約為38。不過,可惜的是,由於Mac OS的原因,我們無法在屏幕上正確顯示FPS計數器。遊戲運行時的表現也不佳,輸入延遲嚴重,遊戲卡頓嚴重,這絕對不是一個理想的遊戲體驗。
遊戲運行時的表現只有40fps,非常卡頓。儘管可以玩,但這絕對不是一個出色的遊戲體驗。
我試圖將遊戲的圖形設置調低,但沒什麼變化。輸入延遲非常嚴重,並且遊戲的流暢度並沒有改善。這對FPS遊戲來說實在無法接受。
使用 GeForce Now 進行遊戲串流
🌐 對於這台配置較低的iMac來說,解決遊戲性能問題的一個可行方案就是使用GeForce Now進行遊戲串流,將遊戲運行在更高性能的遠程伺服器上,再將畫面串流到這台iMac上。
🎮 我們使用GeForce Now進行了遊戲串流,可以明顯感覺到遊戲運行更順暢。我們選擇了《堡壘之夜》這款遊戲進行測試,將遊戲設置為1080p高設定,畫面效果出色,帶來了非常良好的遊戲體驗。儘管沒有FPS計數器,但遊戲在60fps的穩定幀率下運行流暢。
如果你想在這台11年前的iMac上玩Steam遊戲或GeForce Now遊戲,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跑顯卡壓力測試
⚡ 為了在這台iMac上進行更嚴苛的測試,我們決定測試一下能否運行遊戲史上的經典《極品飛車:赤道之路》。
❌ 很遺憾,這台iMac無法在Mac OS上運行Crysis。由於不支持GeForce Now,無法使用遊戲串流服務來進行測試。
不過,我們安裝了Crysis 2並通過Steam Link遙控器將遊戲串流到這台iMac上。遊戲運行非常順暢,畫面帧率保持在60fps,但由於音效出現問題,我們無法享受到遊戲的完整體驗。
結論
🎮 最後,淺究來看,這台160美元的11年前iMac在2020年的遊戲性能方面表現相當可觀。儘管存在一些問題,但整體上它能提供一個相當流暢的遊戲體驗。當然,它的性能還是不如現代高端遊戲電腦,但鑑於它的價格和年代,它的表現已經令人滿意。
優點
👍 基於這次測試,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優點:
- 相對較低的價格:僅花費160美元即可購買11年前的iMac。
- 可玩性強:通過選擇合適的遊戲和使用遊戲串流服務,這台iMac可以提供一個相對良好的遊戲體驗。
缺點
👎 當然,這台11年前的iMac也有一些缺點:
- 較低的性能:與現代高端遊戲電腦相比,這台iMac的性能明顯不足。
- 反光和暗淡的顯示屏:這台iMac的顯示屏非常反光且亮度不足,導致在亮光環境下很難看清屏幕內容。
- 製作兼容問題:因為運行的是較舊的Mac OS版本,因此會遇到一些軟件和遊戲的兼容性問題。
FAQ
Q: 這台11年前的iMac還值得購買嗎?
A: 如果你是有限預算但仍想體驗遊戲的玩家,這台iMac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在某些情況下仍然可以提供可玩的遊戲性能。
Q: 我需要為這台iMac升級硬件嗎?
A: 這取決於你的需求。如果你想要更好的遊戲性能,升級內存和顯卡可能是不錯的選擇。然而,請注意,與現代電腦相比,這些升級過程可能會有一些限制。
Q: 這台iMac適合運行哪些遊戲?
A: 這台iMac適合運行一些較為輕量的遊戲和老遊戲。如果你想玩一些現代高要求的遊戲,則建議使用遊戲串流服務來進行遊玩。
Q: 這台iMac有哪些連接接口?
A: 這台iMac配備了多個外部連接口,包括USB端口、音頻輸入/輸出接口和以太網接口等。
參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