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享:Intel Core i9 14900K 最佳超頻調校
目錄
- 紹介
- 第14代CPU的特點
- 散熱需求與應對方法
- 多核心工作負載的最佳設定
- 遊戲及單核心工作負載的最佳設定
- 測試系統的配置
- 測試結果的分析與比較
- 專為不同需求優化的硬體套裝方案
- 散熱解決方案的選擇與建議
- 結論
超頻和調校第14代CPU的最佳性能
嗨,超頻愛好者們!我是Ian Parry,負責World Famous Overclocker,Apack。您可能已經看了很多有關第14代CPU的評測影片,因此我們今天不會再進行一次評測,而是分享一些關於如何超頻和調校這款CPU以獲得最佳性能的知識。在這段影片中,我們將討論如何進行超頻調校、最佳散熱解決方案以及性能和效能方面的問題。
第14代CPU的特點
首先,讓我們快速介紹一下第14代CPU,特別是14900 K。該CPU具有24個核心執行緒,其中8個是高性能核心,另外16個是高效能核心。這共計32個核心執行緒,其中,只有高性能核心支援超執行緒技術,而高效能核心則用於背景任務,例如操作系統或其他負擔。
就核心配置而言,它與i9-13900 K基本相同,都是採用了Raptor Lake Refresh架構。製造工藝方面也相同。相較於i9-13900 K,14900 K在出廠時有稍高的基礎時脈。在我們的測試中,14900 K的在默認設定下比13900 K整體性能提升了約4至5%。當然,這些數據僅適用於默認設定,我們稍後會在螢幕上展示。
但是,在我看來,這種小幅性能改進並不足以將其視為一代完全提升的產品。因此,我決定進一步研究如何在多核心工作負載和遊戲工作負載中獲得更好的性能,並通過禁用某些功能並利用散熱潛力,將CPU運行在低功耗、高時脈和低溫度的狀態。接下來,我們將詳細介紹如何達到這些目標。
散熱需求與應對方法
在這款CPU上,散熱非常重要,即使是在默認設定下,散熱也會對性能產生很大影響,特别是在多核心工作負載時。在我們的測試中,即使在默認設定下,CPU的功耗也非常高,單獨在Blender渲染中,我們測得的功耗高達352瓦,這還不包括其他系統組件和記憶體等其他負載。而考慮到系統運行所需的顯卡和其他組件,總功耗可能超過450瓦。
我發現我平常使用的360 AIO散熱器根本無法在默認設定下適應這個CPU,甚至在數分鐘之內就使CPU溫度達到了100度,導致時脈從5.7GHz或5.8GHz降至5.2GHz。在5.2GHz的時脈下,溫度保持在80°C左右。換句話說,在多核心工作負載下,它的時脈會在最初的高頻區域運行,然後降至較低的時脈。如果您需要進行長時間渲染等工作,時脈下降將對效率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即使在默認設定下,您也需要為您的系統配置最佳的散熱解決方案,以確保時脈能長時間保持在較高頻率。
讓我們先來看看我在測試中使用的系統配置,接下來我還需要解釋一下記憶體支援的問題。